《兩個人的世界》并不是那種顯而易見的“粗制濫造”浮夸劇,但它是處處都想往真實、現實、人性、職場等等話題上靠,但總是在某些細節上“泄了氣”……
如果你不看電視臺而是只在網上追劇,恐怕都不知道王珞丹、郭京飛主演的新劇《兩個人的世界》已經播出好幾天了。
這部劇沒有像其他衛視劇一樣上線愛騰優芒等主要視頻平臺聯播,而是被放在了百視TV上獨播,基礎熱度顯然低了不少。而好不容易下載APP追劇的觀眾,恐怕又有不少因為劇情失望而歸。
這部上海都市劇橫跨非典到新冠十七年,又有股市、職場等一堆現實題材元素加持,郭京飛、王珞丹的演技口碑也不錯,是那種一看班底就覺得“不會太差”的劇;但豆瓣雖然還沒開分,網友們的吐槽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熱評。
《兩個人的世界》的實際觀感有點對不起觀眾。 看起來挺靠譜的題材和陣容,到底垮在哪兒了? 放在百視TV獨播又是什么考慮呢?
1口碑不佳,真實感的缺乏從劇情開始
這部劇的劇情簡介是這么寫的:返滬知青子女文嘉(王珞丹)和在滬求職的東北青年東陽(郭京飛)——俗稱“滬漂”的兩個年輕人,2003年因“非典”結識,在命運的洪流中相聚又離散,又在2020年的“新冠”抗疫中再度相遇的故事。兩人起伏命運羈絆的同時,見證了上海17年的城市變遷。
這聽起來絕對是個很有深度的題材,十幾年的跨度絕對有潛力講出一個《大江大河》一樣的故事。 但《兩個人的世界》顯然沒做到這一點,該劇首當其沖的缺陷就是真實感不足,觀眾難以入戲。
要講2003年的故事,勢必就要搭建出一個能讓觀眾信服的時代氛圍,這種真實感的構建不僅需要取景和道具符合歷史,也需要在情節和表演上匹配,才能實現一部劇真正的“現實主義”氣質。而《兩個人的世界》不但在濾鏡和服裝造型上沒什么時代氣息,在劇情上更是有一大批“扣分點”不斷出現。
第一集里,2003年的男女主同在一輛公交車上,車上有人確診,當天晚上就有防疫人員來拉著男女主去隔離了——這流調水平放在那個到處沒監控,公交顯然也沒有二維碼、沒實名的2013年,不少網友都直呼有穿越2021的感覺。就算當時上海防疫就是這么牛,那女主都作為密接去隔離了,她的家人為什么卻可以到處亂跑?都已經集中隔離了,為什么還兩個人住一間房,室友感染直接導致男主也被送去治療?酒店房間應該有電話為什么要問女主借手機?男主送去治療了,為什么沒確診的女主可以跟著上同一臺車陪他去醫院?
就一個簡單的非典劇情居然能弄出這么多爭議和槽點。 兩人的誤會也很狗血,明明咳嗽是為了制止小偷,幾次有溝通機會郭京飛就是不說,強行把誤會變成了女主后來愧疚的原因。 而女主在后幾集的職場戲更是讓人“大開眼界”: 垃圾公司不僅加班成風,居然還在一場活動中把女主和客戶安排到一個房間,更厲害的是都這樣了,平時懟天懟地懟領導的王珞丹居然還不走人,還要證明自己給老板看繼續在辦公室被霸凌……
第六集臺風天,女主追債只追回一倉庫涼茶貨,結果女主硬是要在臺風天晚上要截車把貨給送了,找不著車郭京飛又不知道從哪找來了車和工人,完了一群人居然還能在暴風驟雨里找到大排檔出攤,都臺風了,司機都找不到了居然還能通著電在街邊擼串,著實強大。
郭京飛在劇中是東北人設,基本上集結了網絡對東北人的所有刻板印象,而臺詞上又只能一口一個“老好了”突出地域特點,是個一路幫人的老好人,但鼓動老人炒股加倉卻都毫不猶豫; 劇里女主親媽、姑媽都是集中無數槽點的人設,總之每個人都很有“個性”——這劇里人做的事情,就沒幾件是現實中正常人思維做得出來的。
《兩個人的世界》并不是那種顯而易見的“粗制濫造”浮夸劇。在讀娛君看來,它是處處都想往真實、現實、人性、職場等等話題上靠,但總是在某些細節上“泄了氣”——服化道、情節話題等等都離理想效果差了這么半步,在這個現實題材劇崛起,大眾已經見識過大量精品時代劇的2021年,《兩個人的世界》恐怕很難獲得太多好評。
2要趕上主流,百視TV獨播內容還要多投入N倍
雖然口碑表現一般,但至少《兩個人的世界》仍舊是這個檔期中“賣相”還不錯的劇集,沒有選擇上主流視頻平臺而是獨家在百視TV播出,顯然是平臺想通過這部大劇為平臺導流。
有效果嗎?從APP熱度來看還是很立竿見影的——《兩個人的世界》于11月16日播出,七麥數據顯示,百視TV的APP排名15日還在免費應用榜一千名開外,17日就飆升到最高96名,雖然近幾天隨著劇情進展排名下滑到了200多名,但仍然遠高于百視TVAPP在《兩個人的世界》獨播前的位置。
說起來,流媒體視頻平臺的熱度邏輯從來是簡單的——只要平臺愿意重金砸內容獨家播出,用戶自然會能跟著內容去平臺,至于劇追完了APP是卸載還是留著,那就還要看平臺還愿不愿意持續不斷地供給更多有熱度的獨家內容。 以此不斷循環,直到用戶形成一種“在XX平臺一定能持續看到豐富內容”的心智,這顯然不只是一部連爆款都算不上的獨播劇就能辦到的。
早在去年9月,SMG便發布了BesTV+流媒體戰略,BesTV將成為SMG統一、唯一的視頻流媒體平臺,連接起覆蓋線上線下的多元業務,以一個賬號對接多個終端,以“內容+服務”雙核驅動的模式打造5G時代應用平臺。在國內,百視TV顯然對標了芒果TV這樣的國有新媒體平臺。東方明珠在2021年中報中披露,百視TV新增注冊用戶超600萬,月活躍用戶數突破400萬。
但在這一年間,百視TV的內容動作還是比較“保守”的。去年百視TV參與的《完美的夏天》最終在騰訊視頻同步上線,百視TV則通過獨家更新視頻加長版和花絮的形式來保留獨特性,同時許多東方衛視的頭部綜藝在百視TV上主要以“二創”的形式來打造流媒體特有的內容。但包括《極限挑戰》《我們的歌》在內的東方綜藝大IP仍然在各大視頻平臺上線,并沒有留給百視TV多少真正的熱門獨家內容。
百視TV之前透露出的目標是三年內打造成現象級新型綜合性網絡傳播平臺,進入同行業第一陣營,如果按照這一年的有限投入力度,這個目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。
百視TV面臨的問題,其實與央視頻APP有些相像——在媒體融合的時代潮流下,傳統媒體必須在網絡中找到自家所有的傳播陣地。那么為什么芒果TV能在2014年開始用獨播策略迅速建立起自己成規模的媒體平臺,但同樣擁有大量制作資源的百視TV和央視頻卻很難重現?
一大原因在于時代不同、市場格局不同了。 芒果TV建立之初,包括騰訊視頻、愛奇藝、優酷在內的主流視頻平臺還遠遠沒有如今的內容制作能力,網絡自制網劇和綜藝的黃金時代也還沒到來,整個娛樂內容市場中的主要生產力、消費力重心都還在傳統媒體上,這意味著芒果TV可以用較小的代價去實現“網絡獨播”這一決策;
而到了2021年,網絡渠道已經板上釘釘成為影視綜藝內容傳播的重心,要在這種市場環境中放棄主流平臺,而是把頭部內容放到用戶規模小百倍的新建平臺上獨播,要付出的成本顯然不可同日而語。
換言之,要在現在“再造”一個芒果TV,要撬動的資本投入規模要更大一個量級,大額的虧損幾乎是必然的,這種程度的風險,恐怕不是SMG能隨便下決心的。所以我們看到百視TV的動作還是在“劍走偏鋒”,通過一些小成本甜寵網劇、短視頻微劇、綜藝番外來試圖以小博大。但目前來看,這些“小動作”沒有一個達到超乎預期的效果。
《兩個人的世界》的確能夠短時間內提升百視TV的熱度,但要往前走一步,需要的恐怕是更多數量、口碑更好、有明星有話題的頭部獨播劇。這就要看百視TV有沒有動力和決心放棄短期利益,去“搏”出一個大平臺了。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“讀娛”(ID:yiqiduyu),作者:一實